Sepiolite (Sepolite),也以英語命名,名字為meerschaum(/ ˈmɪərʃɔːm / MEER-shawm,/-ʃəm/-shəm;德語:[ˈmeːɐ̯ʃaʊm](聽);意思是“海泡”),是一種柔軟的白色粘土礦物,通常用於製造煙斗(稱為海泡石煙斗)。複雜的矽酸鎂,其典型化學式為Mg4Si6O15(OH)2·6H2O,可以纖維狀,細顆粒狀和固體形式存在。 1788年,亞伯拉罕·戈特洛布·沃納(Abraham Gottlob Werner)最初將其命名為海泡石,1847年,厄恩斯特·弗里德里希·格洛克(Ernst Friedrich Glocker)將其命名為海泡石,因其在意大利皮埃蒙特都靈省的Baldissero Canavese的貝托利諾(Bettolino)發生。該名稱來自希臘語sepion(σήπιον),意為“墨魚骨”(墨魚的多孔內殼),+ lithos(λίθος),意為石頭,此礦物質與墨魚骨相似。由於其低的比重和高的孔隙率,它可能漂浮在水上,因此得名。有時會發現它漂浮在黑海中,並暗示著泡沫,因此該名稱的德語起源以及同一物質écumede mer的法語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