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urleite是次生起源的硫化銅礦物,分子式為Cu31S16,以單斜晶棱鏡對稱性結晶。它通常呈塊狀,但有時會形成薄板狀到棱柱狀晶體。它與銅礦體富集區中的其他超基因礦物(如輝綠岩,玄武岩和輝綠岩)一起發生。它是黃銅礦的一個成員,在組成和性質上與黃銅礦Cu2S非常相似,但是可以通過X射線粉末衍射將兩種礦物區分開。鈣長石,閃長岩和輝綠岩之間的共生和相變是常見的。然而,通過粉末衍射鑑定出的許多報導的地gen石和金閃石的締合體可能是苯胺石和金閃石,因為在研磨過程中苯胺石轉變為地gen石。 Djurleite以瑞典化學家Seved Djurle(1928–2000年)的名字命名,該化學家來自瑞典烏普薩拉大學,他於1958年首次合成了該礦物質,然後在自然界中被發現。天然材料最早是由美國地質調查局的EH Roseboom Jr在1962年從墨西哥奇瓦瓦州Barranca del Cobre的典型地點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