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試用
主頁
應用
常見問題
繁體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日本語
Español
Français
Deutsch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Italiano
한국어
Nederlands
العربية
主頁
應用程式
下載
常見問題
繁體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日本語
Español
Français
Deutsch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Italiano
한국어
Nederlands
العربية
主頁 >
冰
冰
Ice
礦物
下的一個物種
冰,也就是凍結成固態的水。或者是由甲烷和二氧化碳形成,取決於冰內含的雜質(如土壤或氣泡顆粒),冰可以是透明的、或著帶有一點不透明的藍白色。 在太陽系中冰的含量非常豐富。從最接近太陽的水星,到離太陽極遠的歐特雲,都會生成冰。在太陽系以外的地方,英文稱「凍結成固態的水」為"interstellar ice"(星際冰)。冰在地球表面存量極大,尤其是在極地地區和雪線以上。而且,作為地表沉澱物和沉積物的一種常見形式,冰在地球的水循環和氣候上起著關鍵的作用。它可能以雪花、冰雹、霜、冰錐或冰柱等形式出現。 冰分子可依溫度和壓力,表現出高達19種不同的形態(分子堆疊形狀)。當水被迅速冷卻後,根據其經過的壓力和溫度,可生成多達三種不同型態的「冰」。當水慢慢冷卻,到達20K以下(約−253.15℃)時,量子穿隧效應可能引起宏觀的量子現象。幾乎所有在地球表面和大氣層裡的冰,都是六角形晶體結構; 相較之下,地表只會產生微量的立方體形冰。其中最常見的生成方式為:當液態水在標準大氣壓(1atm)下冷卻到低於0°C(273.15K,32°F)時,產生六角形晶體冰。冰也可通過水蒸汽直接沉積(凝華),如霜的形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冰變成水的過程被稱為熔化,而從冰直接變成水蒸的過程則被稱為昇華。 冰在各種地方都被廣泛地運用著,包括製冷、冬季運動、和做成冰雕等。
硬度:
1.5
密度:
0.93 g/cm³
在本頁
特性
特徵
文化
常見問題
關於冰的一般資訊
拍照即可即時識別岩石
拍照即可即時識別岩石/寶石/礦物並分析其屬性,快速了解其
特性、市場價值、收藏建議、護理、真假辨別和健康風險
等。
免費下載 App
冰的物理特性
顏色
無色至白色,厚層中顯淡藍色至綠藍色
條痕
白色
硬度
1.5 , 極柔軟
密度
0.93 g/cm³, 在水中可浮起
口袋裡的AI岩石專家
冰的化學特性
化學式
H
2
O
列出的元素
H, O
冰的特徵
全面的岩石特性指南
深入探索
岩石類型、特徵和形成
方面
免費下載 App
冰的特徵
作為一種自然發生的晶體無機固體,具有有序結構,冰被認為是一種礦物。它具有基於水分子的規則晶體結構,水分子由一個氧原子共價鍵接兩個氫原子(H–O–H)組成。然而,水和冰的許多物理性質受相鄰氧氫原子之間形成的氫鍵控制;雖然氫鍵是一種弱鍵,但在控制水和冰的結構方面至關重要。水的一個特殊性質是它的固態形式——在大氣壓下結冰——比其液態形式大約輕 8.3%;這相當於體積膨脹 9%。冰在0 °C 和標準大氣壓(101,325 Pa)下的密度為0.9167–0.9168 g/cm,而水在相同溫度和壓力下的密度為0.9998–0.999863 g/cm。液態水在4 °C 時密度最大,大約為1.00 g/cm,當接近冰點時,由於水分子開始形成冰的六方晶體,密度開始下降。這是由於氫鍵在分子間力中佔主導地位,導致固體中的分子排列不那麼緊密。冰的密度隨著溫度下降而略有增加,並在-180 °C(93 K)時達到0.9340 g/cm。當水結冰時,它的體積會增加(淡水約為9%)。這種冷凍時的膨脹效應可以非常顯著,冰的膨脹是岩石在自然界中冷凍風化的基本原因,也是由於冰脹而破壞建築地基和道路的一個原因。當水管在冬季凍結時,水膨脹的壓力經常導致房屋淹水。這一過程的結果是冰(最常見形式)浮在液態水上,這是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個重要特徵。有人認為,沒有這一特性,天然水體可能會從底部開始結冰,在某些情況下,這會導致依賴底部的動植物在淡水和海水中喪失。足夠薄的冰層可以讓光線穿透,同時在短期天氣極端狀況(如風寒)下保護下方環境。這為細菌和藻類群落創造了一個受保護的環境。當海水結冰時,冰中充滿了鹽水通道,這些通道能夠孕育共生有機體,如細菌、藻類、橈腳類和環節動物,這些生物進而成為磷蝦和專門魚類(如禿頭南極魚)的食物,進而被更大的動物(如皇帝企鵝和米克鯨)捕食。當冰融化時,它吸收的能量與將相同質量的水加熱 80 °C 所需的能量一樣多。在融化過程中,溫度恒定在0 °C。融化時,任何添加的能量都用來打破冰(即水)分子之間的氫鍵。只有在足夠的氫鍵被打破,使冰可以被認為是液態水之後,能量才會變得可用來增加熱能量(溫度)。在從冰轉變為水的過程中,消耗的能量被稱為熔化熱。與水一樣,冰在光譜的紅色端優先吸收光,這是氧氫(O–H)鍵拉伸的一個泛音。與水相比,這種吸收偏向於能量略低的一端。因此,冰呈現藍色,帶有比液態水稍綠一些的色調。由於吸收是積累的,隨著冰的厚度增加或內部反射使光線行經更長的路徑,顏色效果會加強。在有吸光雜質存在的情況下,其他顏色會出現,此時雜質決定了顏色而不是冰本身。例如,含有雜質(如沉積物、藻類、氣泡)的冰山會呈現棕色、灰色或綠色。
冰的文化意義
終極岩石文化指南
揭示岩石文化的奧秘 - 探索
用途、歷史和治療屬性
等
免費下載 App
冰的用途
作為熱量平衡 冰被用於冰箱中冷卻和保存食物。冰塊或碎冰可以用來冷卻飲料。當冰融化時,它吸收熱量並保持飲料接近 0 °C(32 °F)。冰可以用作空調系統的一部分,使用電池或太陽能驅動的風扇將熱空氣吹過冰塊。這在熱浪期間特別有用,當電力中斷且標準電力驅動的空調不起作用時。冰可以用來減少腫脹(通過減少血流量)和疼痛,通過將其壓在身體的某個部位上。 作為結構材料 工程師在建造 1973 年南極洲第一個漂浮冰碼頭時利用了密集冰的巨大強度。這些冰碼頭在貨物操作過程中用於裝卸船隻。艦隊作業人員在冬季期間製作漂浮碼頭。他們在麥克默多海峽的自然凍結海水上構建,直到碼頭達到約 22 英尺(6.7 米)的深度。冰碼頭的壽命為三到五年。 結構和冰雕是用大的冰塊建造的,或者通過噴水製作。這些結構大多是裝飾性的(如冰城堡),不適合長期居住。冰酒店在一些寒冷地區是季節性的。冰屋是另一種臨時結構,主要由雪製成。在寒冷的氣候中,定期在冰封的湖泊和群島地區準備道路。臨時情況下,甚至在冰上建造了一條鐵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哈巴谷計劃(Project Habbakuk)是一個盟軍計劃,研究使用 pykrete(木纖維與冰混合)作為製造戰艦,特別是航母的可能材料,因為用冰建造一艘防雷擊和具有大甲板的船舶相對容易。建造了一個小型原型,但由於戰爭對此類船隻的需求在進行全尺寸建造之前就被取消了。冰甚至被用來製作各種樂器,例如打擊樂手 Terje Isungset。
大家也會問的常見問題
拍照即可快速獲得岩石答案
拍照即可即時識別岩石並獲得關於
特性、市場價值、收藏建議、護理、真假辨別和健康風險
等的答案。
免費下載 App
更多您可能會喜歡的石類
斜矽鋁銅礦
Ajoite是一種水合的鈉鉀銅鋁矽酸鹽氫氧化物礦物。重晶石的化學式為(Na,K)Cu7AlSi9O24(OH)6·3H2O,該結構中通常還含有少量的Mn,Fe和Ca。重晶石被用作次要銅礦石。
深入閱讀
Black Chalcedony tumbled
Black Chalcedony tumbled 是一種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寶石,其顏色範圍從深灰色到黑色。與所有玉髓類型一樣,它在許多地點被開採,但純淨的 black Chalcedony tumbled 卻很少見。它經常以珠子和打磨石的形式出售。
深入閱讀
Brecciated Jasper tumbled
經過打磨和拋光後,brecciated Jasper tumbled 具有其表面獨特的角形或斑點圖案。最珍貴的石頭主要是紅色的,並帶有黑色、棕色和米色的包裹體。 它在世界各地許多地方都有開採,包括美國、東歐、烏拉圭和馬達加斯加。 它有趣的圖案使其成為珠寶或裝飾的絕佳焦點,並且也被製成珠子。
深入閱讀
Apricot Agate tumbled
由於其美麗而受到珍視,apricot Agate tumbled 是一種迷人的粉紅色寶石,具有獨特的白色條紋。這是一種相對稀有的石頭,只在非洲國家博茨瓦納發現,通常用作寶石,但也可以用於珠寶、雕刻物品和各種工藝品。
深入閱讀
明礬石
明礬石屬於硫酸鹽礦物。主要成份為鹼性硫酸鋁鉀(鉀鋁礬) KAl3(SO4)2(OH)6,可用於煉鋁、淨水和食品加工等用途。 明礬石常為鹼性長石受到低溫硫酸鹽溶液的作用變質而成,多產於火山岩中。 現時世界最豐富的明礬石礦藏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溫州市,佔中國明礬石儲量的80%、世界總量的60%。
深入閱讀
立即獲取 Rock Identifier
在手機上試用 Rock Identifier 應用程序,免費識別數千塊岩石
從我們豐富且不斷增長的資料庫中了解有關岩石的更多資訊。
掃瞄 QR code 來下載
立即取得 Rock Identifier
在您的手機上試用 Rock Identifier 應用程式,辨識上千種岩石
在我們資料豐富且持續擴展的資料庫上學習更多有關岩石的資訊
掃描QR Code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