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試用
tab list
Rock Identifier
繁體中文
arrow
English
繁體中文
日本語
Español
Français
Deutsch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Italiano
한국어
Nederlands
العربية
主頁 應用程式 下載 常見問題
繁體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日本語
Español
Français
Deutsch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Italiano
한국어
Nederlands
العربية

Calaverite

Calaverite

礦物下的一個物種

卡拉維爾石,又稱金碲化物,是金的罕見碲化物,一種金屬礦物,其化學式為 AuTe2,約有 3% 的金被銀代替。它於 1861 年首次在加利福尼亞州卡拉維拉斯縣被發現,並於 1868 年以該縣命名。該礦物通常具有金屬光澤,其顏色可能從銀白色到黃銅黃色不等。它與金銀碲化物礦硯石密切相關,但後者含有顯著更多的銀。另一種 AuTe2 礦物(但具有完全不同的晶體結構)是克納礦。卡拉維爾石和硯石代表了主要的金碲化物礦石,儘管此類礦石通常是金的次要來源。作為在西澳大利亞發現的主要黃金礦物,卡拉維爾石在 1890 年代該地區的淘金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硬度
硬度:

2.5 - 3

密度
密度:

9.31 g/cm³

關於Calaverite的一般資訊

拍照即可即時識別岩石
拍照即可即時識別岩石/寶石/礦物並分析其屬性,快速了解其特性、市場價值、收藏建議、護理、真假辨別和健康風險等。
免費下載 App

Calaverite的物理特性

顏色
黃銅黃色至銀白色
條痕
綠至黃灰色
硬度
2.5 - 3 , 柔軟
密度
9.31 g/cm³, 重量明顯較重
qrcode
Img download isoImg download android

Calaverite的化學特性

化學式
AuTe2
列出的元素
Au, Te
常見雜質
Ag

Calaverite的特徵

全面的岩石特性指南
深入探索岩石類型、特徵和形成方面
免費下載 App

Calaverite的形成

卡拉維爾石的產地包括科羅拉多州的克里普爾溪、加利福尼亞州的卡拉維拉斯縣(它得名於此)、羅馬尼亞的納贊、安大略省的柯克蘭湖金礦區、魁北克的魯恩區以及澳大利亞的卡爾古利。

Calaverite的成份

多年以来,卡拉維爾石的結構一直是科學界著迷和沮喪的對象。戈爾德施密特等人對 105 顆卡拉維爾石晶體進行了索引,結果顯示有 92 種形式,但需要五種不同的晶格來索引所有晶面。這導致人們認為卡拉維爾石違反了哈伊的有理指數定律。X射線衍射的引入並未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圖內爾和克桑達於 1936 年,然後於 1952 年圖內爾和鮑林解決了卡拉維爾石的 C2/m 一般結構。然而,在調查中出現了他們無法解釋的額外衍射點。後來的透射電子顯微鏡研究表明,卡拉維爾石中的衛星反射是由 Au 在平均 C2/m 結構上超疊的非比例位移調制引起的。1988年,舒特和德波爾使用3H超空間群C2/m(α O γ)Os解決了該結構。他們還表明這些調制主要由碲原子的位移組成,而觀察到的調制則以 Au 和 Au 之間的價態波動來解釋。根據舒特和德波爾的說法,這些位移也影響了卡拉維爾石的配位數。2009年,比恩迪等人得出結論,不同的配位數確實與卡拉維爾石中的 Au 價數顯著差異有關,而 Ag 的隨機分佈則抑制了 Au 的波動,而有序分佈則增強了這一波動。

大家也會問的常見問題

拍照即可快速獲得岩石答案
拍照即可即時識別岩石並獲得關於特性、市場價值、收藏建議、護理、真假辨別和健康風險等的答案。
免費下載 App

更多您可能會喜歡的石類

Img topic
Pinolite tumbled
罕見的pinolite tumbled通常呈現黑白相間的圖案,類似於吸引人的威廉·莫里斯的‘阿坎塔斯’壁紙設計。最初只在奧地利和西班牙發現,於2018年在加拿大也發現了pinolite tumbled礦床。它被用來製作寶石、珠子、鑲嵌的吊墜和凸圓形寶石。
深入閱讀
Arrow
Img topic
響岩
響岩是一種噴出火成岩,屬於鹼性火成岩,由於沿其節理擊碎時能發出各種悅耳的響聲,所以被稱為「響」岩。 響岩具有斑狀或隱晶結構,成分類似正長石,響岩在地球上分布並不多,都是小型岩流,在中國更少見,在江蘇、遼寧、山西小範圍內可以見到,其中含有金和銅礦。
深入閱讀
Arrow
Img topic
絲光沸石
Mordenite是化學式為(Ca,Na2,K2)Al2Si10O24·7H2O的沸石礦物。它是六種最豐富的沸石之一,已在商業上使用。它是1864年由Henry How首次描述的。他以最早發現它的芬迪灣沿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摩登小社區的名字命名。絲光沸石為斜方晶(a,b,c不相等且所有角度均為90度)。它以纖維狀聚集體,塊狀和垂直條紋的棱柱形晶體的形式結晶。它可能是無色,白色,或者是淡黃色或粉紅色。它的莫氏硬度為5,密度為2.1 g / cm。當它形成良好發育的晶體時,它們便像頭髮。非常長,薄而細膩。絲光沸石的分子結構是一個骨架,該骨架包含連接的矽酸鹽和鋁酸鹽四面體(四個氧原子排列在圍繞中心矽或鋁原子的三棱錐點處)的五元環鏈。其矽與鋁原子的高比率使其比大多數其他沸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蝕。絲光沸石是蝕變火山岩中含量最豐富的沸石之一。它在流紋岩,安山岩和玄武岩等火山岩中發現。它與其他沸石(如閃鋅礦和赤鐵礦)相關。在冰島,印度,意大利,俄勒岡州,華盛頓和愛達荷州已經找到了很好的例子。在海洋沉積物中,例如在烏拉爾山脈和在堤壩中,水已經侵襲並改變了火山玻璃,在蘇格蘭的艾倫島上也發現了它。
深入閱讀
Arrow
Img topic
紅輝沸石
Stellerite是一種稀有礦產的發現和格奧爾格·威廉·斯特勒,德國探險家和動物學家命名。該礦物的通式為Ca [Al2Si7O18]·7H2O。像大多數稀有礦物一樣,恆星石幾乎沒有商業用途。礦物採集者很幸運地找到了足夠好的晶體形式。已經使用脫水工藝研究了包括斯特羅石在內的沸石,以評估其作為分子篩,吸附劑和催化劑的潛在用途。
深入閱讀
Arrow